在這里看看最近都發生了什么新鮮事吧。
以下是對“全自動鎖螺絲機”的通俗介紹及舉例論述:
這是一種高度自動化的設備,專為工業生產中螺絲鎖緊環節設計。它通過機械手搬運、旋轉工作臺流轉、自動鎖螺絲、質量檢測、激光打標等模塊的協同工作,實現“物料進→鎖螺絲→質檢→打標→成品出”的全流程無人化操作。
效率高:多工位并行,1臺設備可替代多名工人。
精度穩:機械定位鎖螺絲,避免人工誤差。
功能全:集成鎖螺絲、質檢、打標于一體。
成本低:長期使用顯著降低人工成本。
作用:像“旋轉餐桌”一樣承載物料,按工位順序流轉。
工位流程:
上料位 → 鎖螺絲位 → 檢測位 → 打標位 → 下料位。
工作原理:
氣缸驅動螺絲批下壓,批嘴組件對準物料螺絲孔(圖3批嘴本體341)。
力度調節設計(圖3力度調節組件327):通過彈簧緩沖避免鎖緊過度。
物料固定:定位塊下壓固定物料,確保鎖螺絲不偏移。
自動供螺絲:自動進螺絲裝置將螺絲通過管道吹入批嘴(圖3槍嘴342)。
精準鎖附:
檢測裝置:自動檢查螺絲是否漏鎖、歪斜,不合格品由機械手移入廢料箱。
激光打標:對合格品刻印序列號或品牌標識,實現溯源管理。
上料機械手:將傳送帶上的物料抓取至旋轉臺。
檢測機械手:搬運不合格品。
下料機械手:將成品移回傳送帶。
步驟:工人手持電批,逐一取螺絲→對準孔位→鎖緊→目檢→貼標簽。
痛點:
1個工人每分鐘鎖5顆螺絲,易疲勞導致漏鎖或力度不均。
目檢可能遺漏問題,標簽粘貼效率低。
上料:手機外殼通過傳送帶進入,上料機械手抓取至旋轉臺。
鎖螺絲(核心環節):
4個螺絲孔位自動供螺絲,批嘴精準定位,彈簧調節鎖緊力度(避免外殼破裂)。
1分鐘內可完成10個外殼的鎖附(40顆螺絲)。
質檢:檢測裝置掃描螺絲深度,發現1個外殼漏鎖→檢測機械手移入廢料箱。
打標:合格品激光刻印型號“iPhone15-A1”和批次號。
下料:成品進入包裝線。
指標 | 人工方式 | 全自動設備 |
---|---|---|
產能(個/小時) | 60個(1人操作) | 600個(無人值守) |
不良率 | 5%(疲勞導致) | ≤0.5%(機器控制) |
人力成本 | 月薪¥6000/人 | 僅需1名巡檢員 |
全自動鎖螺絲機通過“旋轉臺流轉 + 機械手協作 + 模塊化功能” 的設計,將瑣碎的人工操作轉化為標準化流程。舉例中可見,其效率可達人工的10倍,且集成質檢、打標后進一步提升了產品一致性和可追溯性。這種設備特別適用于電子、家電等需大量鎖螺絲的行業,是智能制造升級的典型工具。
下一篇 沒有資料